小一个案研究
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雪
一、个案基本情况
小一是一名共济失调的孩子。据家长反馈小一是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共济失调。症状表现在很多方面,比如双下肢没有力量,平衡力非常差,无法正常站立,平时都是靠双手支撑往前挪动。语言发音不清晰,只能说两到三个词。而且有一定的固化行为,最重要的是视力也是有影响,看东西要拿到眼前才能看清楚。针对这种情况家人查遍了全国大小的医院,专家都说这属于基因突变的疾病,没有药物可以治疗。建议家长保守治疗,但是效果也是微乎其微。从那以后小一就一直在中医院做语言、运动康复治疗,收效甚微。在我们送教的时候,小一的爸爸一直也是持怀疑的态度。
二、评估分析
学期初对小一进行了六大领域的评估,针对评估结果,说一下小一的优势和劣势。
优势: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好,能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,并能用简短的单字或者叠字进行回复,发音不清楚,注意力也是容易分散。瞬时记忆力较好,数字能自己数到50,会1——5的加减法。认识1——2中颜色,能认识自己经常吃的水果和蔬菜,其他的都比较陌生。
劣势:运动能力方面和生活自立额能力方面发展相对滞后,完全依靠大人进行辅助,小一因为遗传基因突发变异导致共济失调,小脑发育迟缓,腿部没有力量;无法走路,一直都是跪走的状态。因为运动的原因,小一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,基本都是爸爸妈妈在节假日的时候用轮椅带着小一去旅游。其他时间都是在家和中医院进行康复。对与集体生活没有基本的概念。
三、目标和实施策略
我们根据小一的身体的特殊性,实施康复 知识双重教学模式。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送教内容。知识的学习是用的聋校语文、数学、古诗背诵、绘本阅读。康复的训练就是运动、感知、认知、生活自理的康复训练。
语文方面:由刘荣新老师执教,参照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课本,主要是学习拼音、字词句、课文。
数学方面:由顾修辉老师执教,参照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上册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。
古诗方面:由李雪老师执教,学习基本的古诗词。目的就是通过古诗学习,锻炼小一的发音和口部肌肉运动能力。
绘本故事方面:由耿慧老师执教,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书,教师与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,边读边了解故事情节,增加小一的识字量和阅读量,让他从书中理解一些生活常识。
康复方面:利用家中的自制的双杠让小一练习走路,主要是锻炼腿部肌肉支撑能力。利用玩教具进行感知、认知方面的教学,主要学习基本生活常见的水果、蔬菜、动物名称、颜色、味道等。在生活自理和精细动作方面会让他拿杯子喝水、剥香蕉皮吃香蕉等生活中常用的活动让小一进行练习。
四、教育效果及反思
经过这半年的康复,小一越来越喜欢我们的课,每次送教,即使困得不行,也要等我们去上课。家长也表示,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,小一学会了拼音、识字、会读课文,会背古诗《江南》《悯农》《江雪》《春晓》《咏柳》等古诗,还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,比较长短、大小、多少、高矮、谁比谁多,谁比谁少,15以内数的加减法。懂得了基本的生活常识,能与人简单的交流,会提问问题。能扶着双杠走10多分钟。更主要的是每次送教都能听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,我们很欣慰,叩开了家长封闭的心门,为送教学生点亮了一盏明亮的心灯。
送教学生都存在着运动能力差、身体协调能力差、注意力分散、发音不清晰、表达不完整、生活自理能力差、适应能力差等这些最普遍的问题。针对这样的问题,我们就要顺势而为,找准兴趣点,由单一教学变成多元教学,由传统教学变成生活教学。
送教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和快乐,家长收获了幸福和喜悦,我们收获了赞许和认可。不管多么特殊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。初心不变,为送教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。开启送教家庭的心门,点亮送教学生的心灯。
|
|